<p id="e57o8"></p>
      <pre id="e57o8"></pre>
        <pre id="e57o8"></pre>

      1. <table id="e57o8"><ruby id="e57o8"></ruby></table>

      2. 不负韶华逐梦远山——记原赵山村“第一书记”杨英德

              楊英德,46歲,中共黨員,曾是一名武警戰士,2008年12月退伍后先后在樂山市委辦、國資公司和國投集團工作,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,擔任峨邊彝族自治縣共和鄉趙山村駐村第一書記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不破樓蘭終不還

               2016年8月,楊英德接到組織安排:前往峨邊彝族自治縣共和鄉趙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

               接到消息的那一刻,楊英德的內心百感交集。有不解:集團人才濟濟,怎么就選中了老實內向、不善言辭的自己;有緊張:脫貧攻堅事關重大、任務艱巨,自己卻沒有絲毫扶貧工作經驗,怕辜負了組織的重托;有猶豫:自己多年來一直和妻子女兒聚少離多,內心很是愧疚。

               但轉念間,軍人本色發揮了決定性作用?!拔沂且幻宋檐娙?,退伍不褪色,服從安排、執行命令就是我的天職?!碑斖瓿山M織談話后,楊英德和家人做了簡單交代,隨即背上行囊,踏上了前往趙山村的扶貧征程。

               趙山村地處大渡河邊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之上,自然環境惡劣,山高谷深、溝壑縱橫、平地稀少,即便是在順暢的情況下,到樂山市中區也需要近3小時車程。盡管楊英德已有心理準備,但初到趙山村看到的情況,仍讓這個從小生活在農村、過慣了苦日子的“農村娃”大跌眼鏡:崎嶇的道路、橫流的污水、遍地的垃圾、猖獗的蚊蠅……

               此外,趙山村的人員結構也令開展扶貧工作困難重重:村里的青壯年幾乎都外出務工,留下多是老幼病殘及實施異地拆遷安置搬來的貧困戶。同時,村民們也對這個沒有任何農村工作經驗的“楊書記”的能力充滿了懷疑。

               面對種種不利因素,楊英德深感肩上擔子沉重。抱著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堅定決心,楊英德在趙山村扎下了根,這一“扎”就是整整三年。


               白天,楊英德行走在田間地頭,挨家挨戶開展走訪,與村民聊天、幫村民干活,努力和每家每戶增進感情、消除隔閡。晚上,他一人俯在燈下整理材料、梳理思路,筆記本上寫滿了貧困戶的詳細情況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楊英德挨家挨戶走訪村民

         

               經過幾個月的逐戶走訪,楊英德發現趙山村最大的問題是班子不齊、人心渙散?!按謇餂]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,就像火車缺少了火車頭,干事沒有主心骨?!痹谂c縣里、鄉上都還不熟悉的情況下,楊英德積極主動向當地領導匯報,有序推進村兩委班子建設。

               2017年2月,時任共和鄉副鄉長陳國宣兼任趙山村支部書記,并民主選舉了村主任。趙山村兩委班子搭建完成,為趙山村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敢教日月換新天

               斗轉星移,涉水漸深。趙山村嚴重滯后的基礎設施令楊英德愈加寢食難安。

               趙山村山高坡陡,土地涵養水份差,地下水資源匱乏,也缺少外來水源供給,村里生產生活用水完全是“靠天吃飯”;村民大多住在溝崖巖邊,組戶之間只有土路相連,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;村里無路燈,一到天黑,村民們只能關門閉戶,全村了無生機。

               “供水、修路、照明,都是當務之急!”楊英德暗下決心要辦好這幾件大事。

               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趙山村的吃水問題。為了爭取多方支持和補貼,楊英德整天奔走在縣、鄉、村三點一線,帶頭尋找水源、積極動員協調村民。在縣、鄉和國投集團的支持下,村里的引水工程終于正式立項。5個月后,利用管道從8公里外的高山密林中引來了清甜甘冽的山泉水,徹底解決了困擾趙山村多年的人畜飲水難題。

               隨后,楊英德又積極爭取各方支持,完成了污水治理工程、路燈亮化工程、通組路硬化、連戶路修建、村活動中心建設、彝家新寨建設、異地拆遷安置、村民住房提質改造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。趙山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人居環境提質升級,文明鄉風蔚然成形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楊英德心系趙山村民生工程建設

         

        好雨潤物細無聲

                駐村后的每一天,楊英德用腳丈量趙山村的每一寸土地,用心扣響每一戶貧困戶的家門,把汗水灑遍了趙山村,把黨的溫暖送進了村民的心中。

               “要不是楊書記,我家的房子早塌了?!贝迕褛w先君緊緊拽著楊英德的手不肯放下,飽經滄桑的臉龐劃過感激的淚水。趙先君是村里的貧困戶之一,他和趙大娘都已年過七旬,還要照顧家里智力殘障和手臂殘疾的兩個兒子,沉重的家庭負擔無情地壓在兩位老人的身上。他們一家四口住的房屋破敗殘舊、四面透風漏水。

               楊英德心急如焚。他一方面不停地上門解釋政策,安撫老人情緒,同時又積極想辦法籌措資金。在爭取到多方援助,但資金仍然不足的情況下,楊英德硬是從駐村工作隊辦公經費中擠出3000元用于房屋修繕補貼,終于讓趙先君家住上了安全整潔的房子。

        楊英德竭盡所能為貧困戶排憂解難

         

               面對駐村工作中的諸多困難,楊英德不曾有過一絲膽怯退縮。但有一點令楊英德感到介懷,就是自己的工作不被大家理解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,大部分村民都想利用好政策改善住房環境,但政策又不是人人都能享受。部分不符合條件的村民急紅了眼,時常到縣紀委去“告狀”。

               當紀委的同志找到楊英德談話時,他的心中十分委屈:自己遵章守紀、兢兢業業按規定辦事,不僅不被理解,還成了“被告”。但他轉念一想,卻又釋然了:共產黨員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群眾舉報自己,說明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到位。

               楊英德隨即調整工作方式,挨家挨戶開展宣傳,讓村民進一步了解掌握住房補貼政策。對于不符合條件但確實困難的住戶,楊英德還是竭盡所能,請求國投集團支持解決。

               “楊書記,真的對不起,是我太糊涂了,我終于明白了您的苦心,我一定自己想辦法修好房屋,不給您添麻煩?!痹浲对V過楊英德的羅中貫專門找到他道歉??粗絹碓蕉嗟拇迕駨牟焕斫庾優槔斫?,楊英德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楊英德逐戶宣傳扶貧政策

         

        情到深處自然濃

               “扶貧先扶志,治窮先治懶?!边@是楊英德常常念叨的扶貧經。

              村民樊廷能是個身體健康的單身漢,在西藏打工2年回到趙山村后,40多歲就開始享受“退休”生活,坐吃山空。

              “我們勸過樊廷能很多次了,說他年紀輕輕,有手有腳,為啥不去找個工作,但他就是油鹽不進?!闭f起樊廷能這個“滾刀肉”,村兩委干部直搖頭,楊英德卻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“燙手山芋”。

              楊英德先是積極協調各方資源,四處奔走為樊廷能在縣里介紹工作,但是樊廷能百般不屑,甚至出言不遜,呵斥楊英德“管得寬”。

              楊英德沒有氣餒,多次與樊廷能耐心溝通。樊廷能居住的房子天穿地漏,屋里又臟又亂,看到村里好多人都住進了新房子,他也動了心,主動找到楊英德。

              楊英德熱心地幫他尋找地基,協調鄰里關系,又為他多方爭取到了5萬元補貼,令樊廷能十分感激?!拔覇紊矶嗄?,從沒有人像楊書記這樣關心幫助我,我一定自力更生,活出個人樣來?!毙路拷ê煤蟛痪?,樊廷能就踏上了前往貴州務工的火車,楊英德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。

              趙山村大多是留守家庭,兒童缺少關愛,輟學情況時有發生,村民趙清先老人一家就是典型?!巴迌旱陌职衷谕獾卮蚬?,媽媽又跑了,我和老伴都上了年紀?,F在娃兒大了,我們想管也管不住?!闭f起孫子趙兵,趙清先老人一臉無奈。

              扶貧先扶智,教育當先行。楊英德先從正面對趙兵進行引導,“你看你爸爸一個人在外打工多辛苦,你如果不讀書就沒有文化,以后也只能干苦力,你愿意嗎?”但趙兵正處于青春叛逆期,任憑楊英德苦口婆心也絲毫不為所動。

              楊英德深感焦慮,生怕孩子染上不良習氣,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。他對趙兵說:“你如果不去上學,我們就取消你家里的所有補助,到時候你們家飯都吃不起,你的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要餓肚皮?!避浻布媸?,總算把趙兵勸回了學校。

        經過楊英德、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努力,趙山村無一適齡兒童輟學,校園里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授魚不如授以漁

              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。楊英德深知,趙山村要脫貧,光靠輸血式幫扶是不夠的,需要讓村集體實現自我“造血”,村民們自力更生。

              楊英德自駐村以來,積極協助村兩委成立了合作社。從產業項目的選擇立項、合作方式的確定、土地流轉的實施、群眾務工的組織……無一不是身先士卒,事必躬親。在駐村期間,楊英德先后與村兩委積極探討葡萄、蔬菜種植等產業項目。2018年,趙山村終于建立了高山蔬菜種植產業。

              2019年,楊英德和村兩委多方請教學習,尋求資源,引進了番茄種植項目。通過與番茄種植專業戶深度合作、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指導,確保了番茄種植產業健康發展。2019年7月,在楊英德卸任前夕,趙山村番茄長勢良好,收益可期。

               產業發展極大地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,幫助他們打開了思路,找到了脫貧致富的好方法。產業帶頭人之一的葛均揚借鑒了番茄種植的成功經驗,投資了200畝藤椒種植基地?!斑@是帶動村民積極性、樹立自主致富典型的絕好機會,一定要幫助他做好!”楊英德給予了藤椒種植項目極大的支持,主動協調土地流轉和村民務工等重要工作。直到土地流轉順利完成,藤椒苗落地生根,藤椒種植基地呈現出勃勃生機,楊英德才放心離任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楊英德心系趙山村產業項目發展

         

        來時路上滿芳華

              回首來時路,郁郁滿芳華。

              三年來,楊英德與趙山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。站在奔騰不息的大渡河邊,駐村三年的種種過往仿佛電影膠片般在眼前回放。

              無數次靠方便面果腹,他不曾叫苦;半夜餓著肚子被堵在路上七八個小時,他沒有抱怨;多少次披星戴月奔赴在扶貧路上,他也無怨無悔?!皫ьI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職責所在?!边@是楊英德作為一名駐村書記、一名黨員干部的初心。

              但是,當妻子訴苦,他心生歉疚;當女兒撒嬌,他滿是心疼;當父母叮嚀,他面有愧色……

              三年來,他吃過的美餐是深夜加班時村民端來的那碗熱氣騰騰的面條;聽到的最悅耳的一句話是“楊書記說得沒錯,我們就聽他的”;最驕傲的事情是趙山村從原來的后進村、問題村成為了現在的先進村、標桿村……

              三年來,楊英德和駐村工作隊員們,無私地將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趙山村,換來了澄澈甘甜的自來水、通村通組的水泥路、縱橫交錯的入戶便道、整潔明亮的黨群服務中心、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……

              他們踐行了共產黨員最赤誠的情懷,沖鋒在前、勇作表率,凝聚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磅礴力量!他們把個人奮斗融入了新時代的大潮,譜寫了激揚的華彩樂章!他們把汗水揮灑在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,交上了不負黨和人民、不負韶華的滿意答卷!

        乐山市市中区嘉州大道258号(国资委大厦五楼) 0833-2412200 614000
        版权所有 © 2018 乐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(集团)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13100号-1 川公網安備 51110202000280 號
        亚洲人成无码电影一区 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三级下载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真人视频 曰本女人牲交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√无码

        <p id="e57o8"></p>
            <pre id="e57o8"></pre>
              <pre id="e57o8"></pre>

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e57o8"><ruby id="e57o8"></ruby></table>